更新时间:2021-02-02
「德国」EN标准1.4429对应中国牌号不锈钢(Stainless Steel)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,耐空气、蒸汽、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;而将耐化学腐蚀介质(酸、碱、盐等化学浸蚀)腐蚀的钢种称为耐酸钢。
免费咨询:021-37789950
品名:1.4429德国不锈钢
钢号:X2CrNiMoN17-3-3
材料号:1.4429
执行标准:BS EN 10088-2
C:0.03
Si:1.00
Mn:2.00
P:0.05
S:0.02
N:0.12/0.22
Cr:16.5/18.5
CU:-
Mo:2.50/3.00
Ni:11.0/14.0
Others:-
「德国」EN标准1.4429对应中国牌号
1.4429机械和物理性能
基本机械强度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,但各组不锈钢的原子结构差异具有更重要的影响。
像钢一样,只有马氏体不锈钢才能通过热处理硬化。沉淀硬化不锈钢可通过热处理进行强化,但与马氏体类型使用的机制不同。通过适当的热处理会形成非常小的颗粒,并在钢基质中充当增强剂。
铁素体,奥氏体和双相钢不能通过热处理来强化或硬化,但是作为强化机制,对冷加工有不同程度的反应。
与奥氏体相比,铁素体类型在环境温度下具有有用的机械性能,但延展性有限。尽管已经成功地用于汽车排气系统等应用,但它们由于失去了冲击韧性并在超过约600°C的高温下失去强度而不适用于低温应用。
奥氏体类型具有特征性的面心立方"fcc"原子排列,具有完全不同的特性。从机械上讲,它们在低温下更具延展性,并且抗冲击性强。
与类型不锈钢的主要物理性能差异在于它们是“非磁性的”,即,如果它们被完全软化,则相对磁导率较低。与不锈钢类型相比,它们还具有较低的热导率和较高的热膨胀率。
具有奥氏体和铁素体“混合”结构的双相型具有这些类型的某些特性,但从根本上说,其机械强度比铁素体或奥氏体型强。
15001799713
021-37789950